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Romantique 浪漫與女性解放

Romantique
浪漫與女性解放


對台灣人來說,法國是浪漫 (romantique) 的代名詞。什麼是法蘭西浪漫 ? 這似乎是想當然之,不需思考,不需傷腦筋。

好幾年前,我一個法國朋友到我家住了一個夏天。她跟我說,台灣很浪漫。她看到的第一個浪漫是,台灣年輕男女前貼後貼黏在同一台機車上。她還常嘮叨的台灣浪漫是,下午四五點起,騎樓下幾把矮凳湊合湊合,再加一支電風扇,在廣播電台賣膏藥的吆喝聲中, 搧搧涼風,幾個老人家聚著喝老人茶。

這可能是我腦海中唯一一個說法文的跟我講到浪漫這件事的例子,而且,還是台灣浪漫。至於講中文的朋友,認識不認識的都一定跟我講到這個字。「你在法國 ? 好幸福 ! 法國男人都很浪漫。」我先生的反應是,這些人都是大傻瓜,打造這些訊息的人則是大騙子。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碼戲當然不會輕易結束。

基本上, 台灣的法式浪漫的使作俑者, 除了法國電影和化妝工業的刻意運作與輸出, 台灣媒體無條件的接受日本人加工過的法式情懷, 還有就是台灣女性一己無可救藥的想像.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台灣的伊莎貝爾喜餅. 不知多少人問我, 法國的喜餅是不是比台灣的好吃 ? 大家都認為, 法國喜餅的包裝一定比台灣的好看 ! 台灣的伊莎貝爾喜餅的包裝其實不賴, 省吃儉用的人可以藉此回收一堆小分裝盒, 至於那百摔不壞的鐵外盒就不用說了. 整體的設計也是高雅大方, 標準的日式美感, 就缺幾個日本漢字而已. 我不知道這幾年台灣的喜餅是否仍像以前那麼景氣, 至於法國呢, 請讀者不要失望 : 我在法國從沒有吃過喜餅這東西.

法國人結婚沒有喜餅這東西, 結婚女方送喜餅是台灣習俗. 當今法國, 年輕和適婚男女未必是結婚這件事的最重要人口. 許多人在同居多年, 或是小孩大了之後才結婚, 算是一種治療空巢期的藥方. 絕大多數的年輕人, 了不起是簽個同居契約, 這樣子兩人一起報稅比較划算. 結婚 ? 太神聖, 太麻煩了.

所以, 話說回來, 台灣的法蘭西情懷通常是東亞製造的, 法國人壓根認不得的神話. 台灣電視廣告一堆灰朦不清的左岸咖啡廳, 比較像是歐洲版的30年代上海的逝水年華.

曾有一個台灣朋友來法國找我, 他從出發前就三番兩次告訴我, 一定要帶他去吃一頓標準的法國菜, 就算是要花上三四個小時也沒有關係. 去哪裡吃這種法國菜 ? 如果是午餐, 沒有人有這種閒功夫, 餐廳中午開始做生意, 三點左右休息, 關門, 客人最好火速用餐, 結帳, 越早走越好. 餐廳晚上七點開始供應晚餐, 十點十一點左右開始清掃廚房, 客人必須自己識相, 高級的餐廳可能拒收晚來的客人. 當然, 觀光盛區的餐廳可能會晚點打烊, 但讓你坐個一晚上是不太可能. 真的要吃一頓三四個小時的法國菜其實很簡單, 到法國人家裡吃. 一般法國星期日是家庭聚餐, 吃一整個下午是家常便飯, 不過, 浪漫氣氛就省省吧, 熟人之間, 四五杯餐前酒, 佐餐用紅白酒下肚之後, 不找個沙發躺下來怎能續攤 ?

台灣當地的法式浪漫情懷, 通常是台灣女人家的事情. 那是某些台灣女性對於男女情色關係非常特定的想像, 那是某些台灣女性對於自己的想像, 那也是某些台灣女性對於男性的想像. 基本上, 這些想像都是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這些女人不知道那都是假象嗎 ? 我認為, 他們都知道, 但是, 正因為是假象, 所以值得期待. 至少, 作白日夢不能說是有罪.

聽說前陣子有個台灣姑娘到法國求吻, 似乎是要找一百個男人合作吧. 我問過幾個朋友, 每個人都張大眼睛. 他們從一開始開玩笑, 到最後則是正經說, 不要以為法國男人這麼隨便. 在法國, 男女口對口親吻是愛情的表現, 不可兒戲. 據說, 妓女是不獻吻的. 我感到好奇的是, 為何這件事可以在台灣炒作 ? 又為何是法國作為焦點 ? 法國女人絕不會說法國男人浪漫或是性感, 他們通常會告訴你, 俊俏浪漫, 挑逗性感, 言語和手腳的豆腐都抓得到分寸的男人是義大利男人, 法國男人可差遠了. 我自己的親身經驗是, 一個要釣馬子的法國男人會主動告訴你, 他是義大利人.

我在台大念社會學時, 曾有一個外系教授問我, 在歐洲大陸, 法國有涂爾幹 (Emile DURKEIM), 德國有韋柏 (Max WEBER), 那西班牙呢, 西班牙的代表社會學家是誰 ? 我那時一直認為他是存心找我麻煩. 我現在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可以用來幫助思考以上台灣姑娘法國求百吻的個案. 一般大學生只會被要求去修習基礎的經典教本, 或是比較知名的人物的主張. 西班牙並不被東亞國家視為強盛國家, 台灣與西班牙也沒有頻繁的文化或是商務交換, 台灣社會學者多半是留學美國或是德國, 西班牙學術圈的著作也就不太可能被台灣學者注意到. 所以, 並不是西班牙沒有著名的社會學者, 而是, 台灣學者不注意, 不認識. 因此, 重點不在於到底是義大利男人比較知趣, 還是獻吻的法國男人可愛純情. 重點是, 台灣的法蘭西情愫可以和巴黎求百吻這個假設相搭調.

曾經在台灣聽朋友講一似真似偽的傳說. 某個台灣年輕女子在巴黎街頭閒蕩時, 不經意找了個噴水池洗手, 這姑娘沒注意, 長髮末梢全被水沾濕了, 這時有個法國男子挽起了她的頭髮. 當時朋友說到這件事情時, 眼中似乎發光, 好像這男子是個與地球絕緣的白馬王子. 這樣的事情如果可以引起遐思, 那真的是法國化妝品工業的功勞. 最近這兩年香奈兒的香水廣告正是同一個調調. 這支廣告片沒有任何旁白, 一男一女在火車擦肩而過, 連邂逅都談不上, 然後是女子在包廂內獨睡, 發乾慌, 撩弄自己的頭髮解悶. 第二天在渡船, 舊戲重演, 但是識趣的男子終究自己貼上來. 這支廣告片挑逗也挑釁, 成功之處在於一切都只是點到為止, 所以, 剩下的, 就只是看官自己的詮釋. 好幾年前, 某法國女性雜誌在台灣發行, 之中的讀者投書許多很明顯是編輯的發明. 其中有一則是, 某個台灣女子在飛機上認識一個隔壁座的法國男子, 乾柴烈火, 兩人綁在飛機座上笨手笨腳風雲翻騰一番. 這種包裝手法當然就沒有香奈兒的廣告片來得含蓄, 也顯得可笑.

法國十八十九世紀的貴族女性有一項絕世發明 : libertin, libertinage. 這可以簡單譯成, 放縱情慾, 縱慾的人, 縱慾的行為等等. 某些歷史和社會學者把這當作是封建時期女性對於宗教和政治權力教條的反動, 實不為過. 必須注意的是, 這是日正頹敗的封建貴族和銀子閃閃發光的資產階級的事情, 而且, 前者必須是仍擁有邑地和俸薪的宮廷貴族, 後者是家財萬貫, 富可敵國的爆發戶的小孩, 或者, 從事律師, 醫生等行業的世家男女. 法國小說, Les liaisons dangereuses 是最精采寫實的描述 (作者為Pierre Choderlos de LACLOS, 1741-1803). 換句話說, 放縱情慾的必要條件是 : 有錢, 有閒, 友多聞, 如果沒銀行存款, 沒煮咖啡的時間, 沒一堆如花蝴蝶四處招搖的朋友, 哪有可能讓libertinage 變得虛幻唯美, 否則就只是低俗的召妓技倆而已. 中國人的紅樓夢, 日本人的源氏物語亦可為例.

值得注意的是, 法國的libertinage 思想的輸出, 到了任何輸入國後都是經過改造的. 我個人覺得最可笑的是, 擅長賣弄封建語言遊戲的法國化妝品工業儼然成為現代女性成長的代言人. 所以, 女性自主這件事只是成為口號, 或是不需思考的消費商品. 而最常見的形式, 則是美麗脫俗的女子使瀟灑放蕩的男性跪倒其石榴裙下. 這也是為何, 要賣東西給女人, 除了要打造一個具體的完美女子的形象之外, 也必須製造一個看似愚蠢, 實則懂得甜言蜜語的男性的樣本. 如果忠貞浪漫的王子只是精神上的, 思想的, 不真實的, 不可能的, 那假想中的美麗壞女人, 或是傻瓜公主, 也不過是方便可及的精神慰藉, 所以, 沒關係, 不需認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